如有问题或开发票扫描联系客服

在线客服

是否退出本平台
确认
取消
  • 司马光墓

    司马光墓

     司马光(1019-1086年),宇君实,夏县涑水乡人。北宋宝元元年(1038年)进士,世称涑水先生,谥温国公。由他主持修纂的《资治通鉴》,以编年体记载了我国自西周共和元年至五代末一千八百年的通史,其鸿篇巨制,大逾前代。而且史料考证翔实,文辞通畅。千余年来,一直以《通鉴》体,为历代史家所称道。北宋元  元年(1080年)司马光归葬祖茔。

    茔地位于夏县城西12.5公里的水头镇小晁村北侧0 5公里处,东西长302米,南北宽190米。占地面积近百亩。背依鸣条岗,前临故都安邑(禹王城),方圆平旷疏阔,阡陌交错。北望稷峰,高峻挺拔,南眺中条,瑶台献瑞。

    茔地现存司马光及父兄亲属墓冢封土堆13座,周长5-100米,高1-5米不等,呈有序排列。

    茔地东侧有温公祠堂,主殿五楹。殿内原有司马光及先祖四代塑像,现已无存。

    温公祠东有馀庆禅院,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,寺内大雄宝殿,面阔五间,进深四椽,内供金妆大佛像三尊,并配有韦陀、侍从塑像三尊。皆为宋元时期的彩塑。殿内东西两侧为十六罗汉,现尚有十一尊,为明清时期作品。

    北宋元祐三年(1088年),宋哲宗为了表彰司马光的大节元勋。敕令翰林学士苏轼撰写神道碑文,并御书“忠清粹德之碑”六字碑额。碑文2266字,详述了司马光的家世与生平。绍圣初,御史周秩首论“温公诬谤先帝。尽废其法,当以罪及”。宋哲宗“止令夺赠谥,仆所立忠清粹德之神道碑”,将原碑推倒。

     金皇统年间(1141-1148年),原仆倒的神道碑龟趺之侧。生出一株杏树,长势奇特。夏县县令王廷直命人掘地,得断碑四石,重新镌刻原碑文嵌于壁间,僧人圆珍出钱财建神道碑堂加以保护。

    明嘉靖三年(1524年)御史朱实昌巡视河东敬谒温公之墓时,看到哲宗御篆碑额及原碑龟趺高及九尺,推测原碑之大小,于稷山仿得紫润坚铿之巨石,复镌苏文于碑上,立于旧龟趺,冠以旧额。现矗立在司马光墓前的《忠清粹德之碑》高大绝伦,堪称三晋第一碑。另茔地还保存宋至民国碑记30余通。1988年1月,司马光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